1995年,一部略带浪漫、伤感情愫的日本电影《情书》在亚洲掀起了评议热潮。在黑白相间的影像色彩以及哀婉忧伤的钢琴伴奏中,在青春偶像剧迷人的表象背后,它实际上有着某种充满痛楚的成长体认印记。一对像两滴水般相似的少女生活在不同的地方,不知道彼此的存在,直到她们的生命因为一个死去的男人而联结。
“情书”,这个概念富含深意,它最初指代渡边博子寄给藤井树(男)的、寄往天国的思念。这封本不期待受到回应的“情书”阴差阳错而又冥冥之中的到了藤井树(女)的手里,在疑惑和渴求中演变成两个女子间的书信往来。
但它依然可以称为“情书”,因为这份了解(男藤井树中学时代生活)的渴望寄寓了博子对未婚夫的执迷,又在另一方面揭开了多年前男树对女树的那份青涩、朦胧、无果而终的暗恋,最后翻出“情书”的另一载体——那张静静地躺在书中的借阅卡上的“藤井树”三个字以及背面的那幅小素描。
另一方面,这封素昧平生者的来信,在女树那里唤起的还是一份困扰,一种身份确认的困惑。两个“藤井树”之间姓名的重合、两个少女之间外貌的酷似

《情书》有哪些细节打动了你?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hfwhgs.cn/m/14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