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偷家族》是《霸王别姬》之后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金棕榈作品。
此前《小偷家族》在上海电影节展映单元预售时,一票难求,黑市票价突破票面价格三十倍,甚至有人这样调侃“一张电影票值上海一套房”。在日本,《小偷小族》是是枝裕和生平最卖座电影,票房成绩突破30亿日元。其在内地市场的表现,值得期待。
内地影迷对是枝裕和并不陌生,此前他的《无人知晓》《步履不停》《海街日记》等已经是大众相当熟悉的作品。只是一开始鲜有人会料到,今年这个佳片云集大师扎堆的戛纳“大年”里

《小偷家族》秉承了是枝裕和一贯的细腻,又暖心又残酷,软刀子进软刀子出,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从一开始的旁观、疏离到情绪逐渐被调动、浸入最后和“妈妈”一起恸哭(是我本人没错,哈哈)。。血缘是否家庭组成的唯一条件?父母是可以选择的吗?家族到底是什么?是枝导演在这个他最关注也最拿手的命题里游刃有余~套路是有的,理想化的成分也不少,但就是打动人~最后赞一下安藤樱真是厉害又奉献一次影后级别的表演,从《爱的曝光》打酱油时期就对她印象深刻,这几年成长飞速,长相有记忆点

你也无法否认他的好,但这样一种所谓的是枝裕和的集大成之好,让人觉得却是创作上的退步。不断的重复和复制自己的题材成功 ,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....做成了一种是枝裕和“生产线”上的标准产品。同样一件事做了二十年没关系 ,但二十年了 总要看到一种认知上的变化,可是并没有啊。小偷家族几乎很懒惰的在这个社会题材下提供的思考极为单一,很难与无人知晓时期是枝裕和的“残忍”相比,也没有办法达到如父如子时那种观看者也陷入了两难的抉择,到底是血缘亲情还是养育之情?小偷家族似乎在这两方面都有一些保守

是枝裕和的影片,总是让人不禁地有代入感,这不仅仅是因为影片对拍摄手段和画面的把控,还有影片中每一位人物的真实感。《小偷家族》里,乍一眼看上去是平平无奇的一家人,却因为各自隐秘的心事变得饱满鲜活。
影片开头,被父母丢弃在家中无人看管、常年遭受虐待的小姑娘百合被治和信代两夫妻收养回家。这个家族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,六口之家挤在一个传统的日式老屋中,家中的经济来源靠着祖母初枝的退休金和夫妇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,治带着儿子祥太去超市偷窃货架上的商品补贴家用

《小偷家族》是个群像戏。有一段看起来,被认为是比较游离于整体家庭的戏,即松冈茉优与池松壮亮的拥抱戏。
如果只是看到剧照,你会好奇,松冈拥抱的是谁?他们为什么相遇,又为什么在哭泣。
事实上,这两个人物,隐藏了一个关乎全片的,所谓拾取和挑拣(pick)的戏。松冈与池松,互相之间,只是代号的存在。他们互相选择,并且有了微弱的关系超越。不难发现,池松那个人物角色,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存在,你很容易发现,他伤害了自己(手的特写),这种伤害也必然会反噬,不免会报复社会与他人。这组人物关系

全程狂戳泪点,但手法非常高级,不是那种角色一声令下“你给我哭”的刻意,银幕里面的角色都十分克制,感觉自己的心被撕开了一道裂缝,一道光照了进来。
你会发现,当最残酷的真碰撞最真挚的暖,当面具般的坏碰撞金子般的心,无需挣扎便溃不成军。
残酷,愤怒,恶意,渣人,让我们恨极了这个世界,但人,最畏惧的不是它们,我们最无法抵抗的是自然流露、不求回报的爱与善。
相对于那些渣人,真正让我们绝望的,是最亲近的人。也许离开那座城市重新开始,真的会变的不一样,也许世界没有什么改变

温情的小偷家族,温柔的是枝裕和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hfwhgs.cn/m/136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