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节目1.易中天对话王立群
将相帝王史,充满了权术、血腥、勾心斗角的宫闱之争,似乎觉得我们的祖宗、历史就是这么灰色的、不光彩的,正视这段历史,是需要勇气的,你必须承认、面对它。
正视事实、评价历史、讲述历史都需要勇气。勇气来自于:道义、群众的支持、学术的良心与良知、责任感。
历史的真实问题?
我们现在讲史,是根据24史来讲。但是历史的记载是否真实,是同样有疑问的。所以真正的历史的真实在学术界,叫第一历史,这个第一历史,是无法还原的。现在学术记载的历史,叫第二历史

近日重温了三国系列影视作品,与其说看电视剧,更不如说像上历史文化课,和小时候看老版《三国演义》相比,现在看的更加是故事背后的思考。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这首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是豪放词的代表作,通过描绘壮美景色,凭吊古代战场,追念风流人物的才略、气度、功业,曲折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、功业未就、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,同时表现了其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
![]()
52集花了四天时间看完。由于时间有限,不得已便是开了倍速快进。
虽然易中天先生没有完全详细地把三国人物都评论完,包括像吕布等等一类的,说得比较少,魏蜀吴三国之中等等还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。但是对我一个对三国一知半解的人来说已经是十分宝贵的知识宝库。易中天老师讲解了很多三国人物,一步一步分析三国,细品三国,品读出很多宝贵的干货,有营养的知识。其中各国的发展到灭亡的启事,三国英雄的种种处事作风,为人性格的命运与从高处与深处看三国的眼光,都十分值得借鉴与思考
![]()
陈留的卫兹赞助了曹操一大笔钱,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。三国时代的那些英雄,比方说曹操、刘备,他们能够起兵,能够成为一方诸侯,都是得到财团赞助的。而且这个地方财团通过资助他们认为的英雄人物来参与政治,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政治传统。
曹操在得到卫兹的赞助以后,就在当地招兵买马,最后公开打出旗号,要成立义军讨伐董卓,这是曹操成为乱世英雄做的第一件事情。——首倡义兵
公元150年,后将军袁术,冀州牧韩馥,豫州刺史孔伷,兖州刺史刘岱,河内太守王匡,渤海太守袁绍,陈留太守张邈
![]()
2021.10.4 #第四十一集 以攻为守
1、诸葛亮为什么死前下达关乎魏延的命令
魏延和诸葛亮路线不同(每次北伐魏延均欲分兵,亮不从-子午谷奇谋)
2、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
目标:
北定中原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
3、为什么目标没有实现
1)曹魏非速亡之国(魏主明略,氏族支持)
2)益州非进取之地
(诸葛北伐积年无成蜀汉只能偏霸)
3)诸葛非将略之才
4、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北伐
1)安内必先攘外
(对内依法治国,对外发动战争-转移矛盾)
2)小国更要图强(以弱为强,犹可自保)
![]()
2021.9.16 #第三十一集 乘虚而入
赤壁之战后三家瓜分荆州,后三家均开始觊觎益州,后益州归于刘备。
1、刘备夺取益州的原因
1)孙权困难
旱路水路均不通,也不能越过刘备攻蜀
2)刘彰窝囊
刘彰欲刘备攻汉中,借此威慑本土益州集团(核心诉求),但没想到刘备不听刘彰,另外张松和法正暗中投降刘备。
P.s. 外来的东州集团(统治阶层)和土生土长的益州集团(被统治集团)矛盾深厚,益州集团意欲反叛。
3)刘备厉害
刘备“借兵助孙权抗曹”,刘彰狐疑,张松猴急被杀,刘备假以借口,反攻刘彰,后刘彰投降
![]()
《易中天品三国》学习笔记1-30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hfwhgs.cn/m/492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