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gc-daniel-0318.spaces.live.com/blog/cns!B6826F6CF83C99E!11451.entry
2009/3/11
老片:妄想
这是截止目前为止我看了以后最头大的电影了,满片都不知道在说啥。虽然看标题就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,虽然知道这片是精神病人的故事,那么就肯定会很莫名其妙的,很虚虚实实的,很飘忽晃荡,但是真看的时候还是有点晕乎,随着剧情给这个片换了好几次定位,剧情片,偶像肥皂剧,伦理片,恐怖片,悬疑片,青春心理片。最后我终于明白了,这是个耐力考察片兼IQ测试片
唉,老了,不适合看这样的片了
啊不过,这片倒是给我带来了两个启发
首先,色彩的使用上,饱和度低一点,色彩暗一点,对于有些题材的表达,是要比饱满鲜艳的色彩要来的有味道的,这个,我将在最近对一些照片进行重新后期的时候实践一下
再就是,电影,在构图方式上,应该说是相对摄影要单调的。电影没有竖拍,不能裁剪,但是电影却依然还是能够达到纽摄教材上所谓的三大基本要素,这是个很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
啊不过其实,电影还不是最难弄的,我倒是觉得,拍古代中国建筑的照片

彭顺彭发兄弟俩的鬼片口碑载道,彭顺首趟单拖,故事不坏,大有兴趣看他如何神奇。海报的蔡卓妍造形扮相像极脂粉不施的李心洁,一贯彭氏兄弟鬼片味。领衔主演还有余文乐与梁洛施,回想上次梁洛施演伊沙贝拉尚算可以,心甘情愿买妄想的票支持香港电影业。
然后电影开始十来二十分钟,八十年代电视剧式旁白 “被告梁 xx 谋杀罪成,法庭判终身监禁” 声线响起,不徐不疾读出妄想症病征及由其延伸的可能性。谜底一早揭穿,电影还有哪些可能性?! 所以音效是营造悬疑气氛的唯一技俩?! 所以布景要做得陈腔滥调?!
刻意在镜头前放上各式布置 – 如屏风、墙壁、铁枝 – 以困住主角,可说真的让主角感觉受困于自己的世界内,加深其与世隔絶的形象;但就整体效果来看,却又眼熟得教人误以为是杜可风。
从来局限在单调或单一的场境难度极高,加上演员单调乏味、生硬无变化,或简单而言: 一是声线单一、二是歇斯底里地演绎,再好的故事都变得徒然。我知道主题是妄想,可妄想该也有点层次吧? 八十多分钟入场看的只是一句简单句子 —— 我妄想,所有事情不过是我的妄想,请问

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二日 阴
已经好久没写日记了,其实我是最喜欢写日记和做木偶公仔的,但这两件事,我都已经很久没做了,因为医生说,这会让我想起很多往事。我很听话,虽然知道这其实很蠢,因为我始终没有忘了以前那些事,那些人。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,他们开始会疼女人,但久了,就冷淡了,他们都该死。现在我每天见到的那个医生也是男的,他也姓刘,有老婆的,也有孩子,我知道我跟他没可能的。但我控制不住,常常会认为他是喜欢我的,他好象对我最留心,每天给我治疗的时间也比其他病友要来得长,他是在暗示,他是爱我的吗?我还是在担心,每次看他急匆匆走开回手机的时候,我就在想,他是在骗另一个女人,为了我……
几年前,我清清楚楚,端端正正的在情人节那天的日记里写过:“我梁咏娜只爱刘成坤,今生,永远。”我相信我能做到,但他却没有。他一直过得好好的,他离开我之后,甚至比之前过得更好……因为他跟我最好的朋友,从小玩到大的何丽仪在一起。新郎结婚了,新娘不是我。我,我,呵,呵,何丽仪长得有我美吗

彭氏兄弟是最近香港恐怖片的代名词,不过这部电影却是彭顺的作品,单飞了?搞不清楚。就电影本身而言,悬疑有余,恐怖不足。也许是今年的恐怖片够多,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了,所以对于本片的木偶+音效的恐怖手段并不怎么感冒,只有一个一人高的提线木偶在后面走的时候吓了一吓,其他的都很一般。悬疑方面,因为开始女主角就表现的很神经,所以没有大的意外,情节一如所料的发展,只是结局很出乎我意料。在我的设想中,梁洛施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个木偶,而结局竟然是二人角色互换,令人叫绝。本来,这还能算一部中庸之作,可惜,对于偏执狂和妄想症的旁白解释让本片成了一部科教片,甚至我怀疑是国语版重新加上去的,这点无从考证了,希望不是像“鬼域”那样,国语版和粤语版差那么多。

无聊!《妄想》——剪辑的艺术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hfwhgs.cn/m/11978.html